根据现实情况中父母与孩子沟通常常出现的一些问题,这里有几个建议可以供有需要的父母参考:
误区一、父母问的问题缺乏逻辑性
问题青少年教育学校发现很多父母爱问下面的问题:“你今天在学校做了什么啊?”“你今天有没有很乖?”“你在家听话不听话?”通常孩子一脸迷茫地回答:没做什么/乖/听话……
然后,话题就进行不下去了。孩子的思维能力还无法理解抽象事物。所以,想与孩子对话,要避免问太宽泛的问题。
误区二:把质问当聊天
有些父母比较严厉,或者自己比较忙,他们跟孩子说的话往往是这样的:“功课写完了没?”“琴练了吗?”“这回考试考了多少分?”除此就没别的柔软些的话可说了。
长此以往,不仅亲子关系会变得疏远,孩子的自我建构也会遇到很大的问题,这种教养条件下长大的孩子,要么变得逆反,要么害怕失败,怯于尝试新鲜事物。
这样的问话方式更关注孩子个人的感受、喜好,大人是以蹲下来的姿势进行倾听的。孩子会觉得:我是被看见的、被理解的、被爱着的。如此,孩子自身就会充满力量,能自己去解决遇到的问题。
父母常常担心孩子在学校里犯错误、捣蛋,就会直接问:你今天在学校有没有捣乱?
这种问法,要么会引起孩子反感,要么将捣乱等负面信息传递给孩子,并在孩子心里夯实了,最终把孩子推向那些负面暗示。
当孩子做法不合理时,妈妈千万不要着急上火,马上批评孩子,而应控制情绪,耐心倾听孩子的内心想法,然后给出孩子能理解、能接受的建议,然后引导孩子去思考该如何正确实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