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养的孩子回家后被发现有偷窃的恶习,孩子偷窃的动机是什么?
来到咨询室的小强有些为难,他代表着自己的哥哥来咨询。他的哥哥上了二年级,打算上三年级,从小就和亲戚住在一起,五岁的时候,他就搬回了自己的家里。自从回到家里,他就喜欢偷钱,而且喜欢说谎。
有好几次,都是他的哥哥干了坏事,可他一直矢口否认,直到有了确凿的证据,他才肯认罪。小强觉得自己的弟弟太小了,说不通道理,但也不能总是打他。希望能得到一个合理的答案。
孩子偷窃的心理动机可能是有以下四个:
一、缺少父母的关爱,没有零花钱,只好偷窃。
有些父母觉得,从一开始就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花钱,习惯了就会挥霍。家里有吃的,有文具,所以没有给他们钱。
但孩子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,当他们发现父母把零花钱送给自己喜欢的东西时,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地从父母那里得到一些钱或者其他人的钱。所以,家长应该给孩子足够的零用钱,等他们有了钱,他们就不会在乎别人的钱了。
二、孩子的孤独所产生的偷窃行为。
有这样的现象,有的孩子偷别人的东西,其价值数目很小,有时拿来的东西甚至是自己家的,分析不出其偷盗的目的。
这类孩子其实感情混乱,他们似乎盲目地求得某样东西以达到心理上的满足。这类孩子平时心情不愉快、孤独,感情上得不到满足,尤其10~12岁的孩子生活上已能自理,家长平时很少关心。
也有的孩子仅缘于嫉妒、怨恨等心理而进行偷盗。有的孩子用偷来的钱买些小东西送给同学,笼络他们,通过建立同-学之间的感情以弥补家庭感情的不足,消除孤独和苦闷。作为父母要及时疏导孩子的错误意识,多关心孩子,及时纠正他们的不良心态。
三、偷窃显示自己的勇敢。
在许多情况下,有些孩子会铤而走险,想要在同龄人中间显示出自己的勇气。
四、不良朋友的怂恿。
一些孩子有偷窃的行为,要看他们是不是有一个惯偷在背后指使。
大多数父母在发现自己的孩子偷了东西之后,第一反应就是大惊失色,然后就是破口大骂,甚至是打。殴打会使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变差,使他们更加孤单。不但没有戒掉盗窃的毛病,还不敢回家,到处游荡,一旦结识了一些流氓,很容易误入歧途。
对于有偷盗行为的孩子,应采取以下措施:一旦发现孩子有盗窃行为,父母要表明态度,并坚持将被盗物品归还,并向主人赔礼道歉。当然,在交还的时候要仔细斟酌。有些父母为了教育,故意让孩子在大庭广众之下把物品交还给失主,这样做不仅没有达到教育效果,反而会让他们感到耻辱。